第(2/3)页 除去那些所谓的“三代治世”、以及史书之中语焉不详的各种传说之外,从未有如当下这般强盛之王朝,纵是秦汉,亦要损色太多。 而造成当下繁盛之根由,却并非儒家圣贤所宣扬的那些东西…… 大理寺内日复一日的研究各项法令、律例,无数新的法令诞生,用一条一条的法律规则去告诉世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条条线划在那里,越则惩戒。 无论是黄老之学所谓的“垂拱而治”,亦或是儒家宣扬的“德治”“礼治”,都与此相悖。 但正是此等被儒家大肆抨击为“暴政”的施政措施,却创造了千古未有之盛世……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然而对于他这个帝王来说,却不知何去何从。 “垂拱而治”也好,“德治”“礼治”也罢,推崇的是“君权神授”,君王乃天下之主,九州万民共尊之。 当所有权力集于君王与史大夫之手,那些愚蠢的百姓只能老老实实的被统治,但凡有一丝半点不敬之想法都是大逆不道,人人共诛之。 可现在呢? 君权被削弱,可帝国却无比强盛。 是君权制约了帝国的发展吗? 甚至于,王朝之所以不能千秋万载,其原因便是在于“君权至上”吗? 更何况,他虽然自幼经受儒家教导,却深知儒家很多学说其实并不能经受推敲,若一直执行“愚民之政”也就罢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一旦民智开启,将儒家宣扬的那一套“君权天授”剖开来示于人前,他很清楚那将意味着什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兵强马壮者为天子尔”? 身后脚步轻响,将李承乾从沉思中惊醒,愕然发现窗外已经天色全黑,一盏盏宫灯燃起。 王德来到近前止步,躬身低声道:“陛下,已经酉时了,是否传膳?” 虽然对于房俊走后陛下一直坐在此处感到疑惑,却半个字都不敢多问。 李承乾“嗯”了一声,却又眉头一皱:“过来,扶朕一下。” 坐的太久,腿麻了…… 王德忙上前,搀扶着李承乾起身坐回到一旁的椅子上,这才转身出去传膳。 未几,几名内侍端着精致的小菜入内,一一摆放在案几上,除去一碗米饭,还有一小壶黄酒。 李承乾麻痹缓解,坐到案几前,在王德服侍下用膳。 咽下一口米饭,喝了一杯黄酒,问道:“皇后还未回来?” 王德小心翼翼:“太子殿下近日胃口不佳,有些厌食,皇后不放心东宫女官,每餐都亲自叮嘱御厨做一些容易克化且口味鲜美的膳食,很是辛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