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门户网站-《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3/3)页
雅虎成功后,就有不少公司很快跟风复制雅虎的模式,互联网的发展进入的“流量为王”的时代。
不少公司陷入疯狂的状态,一味追求流量而不重视内容,导致广告效益越来越差,很多公司并没有痛并思痛,而是疯狂的插入广告试图瓜分本来就不大的互联网广告市场,结果流量变得越来越廉价!
2000年前后,雅虎也加入了疯狂者的行列,疯狂的收购而不重视技术的提升。
就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雅虎受到剧烈冲击,股值蒸发90%多!
2002年雅虎在首席财务官德克尔女士的管理下,大刀阔斧的改革,裁掉了很多项目,例如:在线支付,竞拍,购物等,这样马上就控制住了公司的预算,扭转了公司亏损的颓势。
新任CEO塞缪尔在相继收购Inktomi和Overture后,成功扭亏为盈,并在2005年依靠搜索广告收入将雅虎的业绩带入了顶峰。
但是好景不长,在2004-2005年的波峰呆了不到两个季度,雅虎的股价就跌入了谷底。
在尝到了搜索竞价排名带来的甜头后,塞缪尔盲目的扩张,试图与Google在搜索领域市场一决雌雄,而不是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在行的品牌广告上,这大大挤压了雅虎的利润空间。
2004年雅虎的盈利能力已经达不到华尔街的预期,通过大量抛售手头Google的原始股在2005年基本维持了股价,在2006年再也没有Google股票抛售的情况下,股价下滑,从此一蹶不振!
反观整个雅虎发展历程,其实不难看出,雅虎只要稳稳守住自己品牌广告第一品牌的低位,远远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但是为何雅虎会铤而走险硬要在搜索市场与Google挣个你死我活呢?
这其中不乏决策上的失误,但更多的是来自华尔街的贪婪带来的压力!
一旦一个公司盈利没能达到华尔街的预期,就会被华尔街无情抛弃,包括:下调评级,恶意做空,甚至被直接拆开卖掉!
华尔街更多的是看中眼前的利益,而公司领导层则更需要看重长足的发展,必须在其中找到完美的平衡点,否则将对公司的发展极为不利!
很显然雅虎没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能清晰的把握住这一点。
例如:美国有一家网上售货公司Overstock2005年第二季度的盈利比华尔街预期每股少了一两个美分,业绩一出就被评级公司下调评级,股票狂泻不止跌掉一大半,后来才知道该公司的股票被对冲基金恶意卖空,卖出股票数量是其实际拥有量的十几倍!
后来因无法按期交割而作废,但股票早已一落千丈,公司几乎关门!
再如:美国AT&T公司1995年被迫分裂成AT&T,朗讯和NCR三家公司。
因为AT&T和另外两家长途电话公司MCI和Sprint是竞争关系,为了后两者能卖自己的电话设备将自己的公司分割为设备制造部和电信服务部,这样MCI和Sprint果然来买朗讯的设备,这造成了朗讯短期内爆发式增长,投资者们大捞了一笔,但是对于公司的长足发展是大为不利的!
等MCI和Sprint电话设备市场饱和后,朗讯为了迎合华尔街的盈利预期,开始贷款给一些没能力偿还的中小公司来饮鸩止渴,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碎后,那些中小公司纷纷倒闭无力偿还,造成巨额亏损!
后来还有AT&T公司的一拆四,分为长途电话,移动电话,企业服务和宽带四个公司,原因也无非是短视和贪婪。
雅虎和Google的竞争是一个必输无疑的对垒,但是当仔细分析其中原因,不难发现,公司基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雅虎诞生就是提供网页搜索服务,2003年收购Inktomi搜索引擎后来改用Google,自己却从来不曾做过搜索,并且雅虎崇尚手工编辑而不是计算机自动处理信息,至今雅虎仍然会用手工调整搜索结果。
雅虎在技术上的缺陷让其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传统型媒体公司,而Google不同,是一个具有优良技术型基因的公司,在Google所有搜索结果和排名都是通过计算机排名,而且工程师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和地位。
雅虎要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没有盲目扩张而是专心做好自己的品牌广告服务,或者在与Google的竞争中放弃,反而与Google合作,自己回到网络媒体的地位,则很有可能作为一个强势媒体公司屹立在互联网界。
庞学林现在要做的,就是让雅虎回归自己本来的位置。
至于未来要不要发展搜索引擎,就看杨致远和费罗能把雅虎做成什么样子了。
第(3/3)页